在滇中腹地姚安县光禄古镇,一场由年轻人发起的旅居革命正悄然上演。天南地北、不同口音的人们从“打卡客”变成“新村民”,在青石板巷弄间书写着“一半生活一半发展”的时代故事。
清晨的光禄古镇,荷塘静谧,稻田虫鸣,早起的行人步履矫健,却不那么匆忙。来自贵州的“85后自媒体博主木木用过早餐后,在自己改造的“樗栎遥安”小院里动手做木工、剪辑视频,日子过得自在、闲逸。这个曾在全国各地漂泊的年轻人,如今带着团队扎根古镇东关,亲手打造集工作、生活、创作于一体的空间。“与其在城市内卷,不如在这里让浮躁的心安顿下来。搬进来半年多的时间,就专注于好好生活和好好工作两件事。闲暇之余,会自己动手装修,学习做木工,亲手打造喜欢的院子和工作空间。”木木淡然的分享自己的旅居生活。
在古镇西关荷塘的“山咖咔”咖啡屋,曲靖姑娘付媛婷正熟练地调制着一杯醇香四溢的咖啡。一次偶然的旅行让她爱上这里,如今不仅管理着咖啡屋、书屋,还计划拓展花店、甜品铺等业务。“这里的慢节奏让我有更多空间去体验生活,随着人流量增多,未来还能孵化更多文创项目。”付媛婷眼里充满希望。
“我们通过专业招商,盘活100多个闲置院落,涵盖旅居小院、咖啡屋、瑜伽馆、艺术家工作室等多元业态。”云南千乡万院旅游公司总经理、乡村CEO赵勇志介绍,平台建立“管家式”服务机制,从项目考察到证照办理提供全流程支持,累计吸引80余户院主入驻,带动就业超200人。
如今,“企业主导+市场运作”的模式成效显著:2024年,全县接待游客达147.79万人次,旅游花费超15亿元;2025年春节期间,全县接待游客17万人次。光禄古镇闲置老宅变身田园民宿、旅居小院,千亩玫瑰花海串起全产业链,彝族梅葛、姚安花灯等非遗技艺焕发新生,构建起“文化体验+生态康养+田园度假”的旅居生态圈。
姚安县以文化为魂,探索“党建联盟+商会联盟+产业联盟”模式,整合民宿、餐饮、非遗资源,构建“企业增收、群众致富、地方发展”的共赢链。投入1.46亿元完善交通、智慧旅游服务,实现“一部手机游云南”全覆盖,提升全域旅居便捷度。全面启动“旅居姚安”五年行动计划,以光禄古镇为核心引擎,精心打造29个重点旅居村落。目前,光禄古镇已建成遇见村舍、邱家大院、半山酒店等优质集群,今年年底前,63个改造院落将全新亮相。
“我们推行‘店小二’服务模式,建立乡村CEO机制吸引创客扎根。”姚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周如兴表示,通过构建政府、企业、客群共生的旅居生态,持续打造温泉度假区等重点项目,通过生活方式重构,让每一个来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,让每一个留下的人都能实现梦的价值。
如今的光禄古镇,百余个院落孕育着新故事:大理白族小伙运用旅居新理念培育古镇新业态,河南姑娘来到这里开起了面馆,四川来的一家子经营起瑜伽馆,广东佛山的旅居院主计划打造梦想中的民宿……这些“新村民”带来的不仅是人气,更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创新思维。
“当篝火暖透异乡人的掌心,流浪便有了归途的名字。”在这个北纬25度的滇中千年古镇,29个重点旅居村落正串珠成链,书写着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的生动注脚。乡村振兴最温热的回响,正藏在那杯咖啡的醇ballbet贝博香里,绽放在星空下的玫瑰田间。